时间: 2025-05-04 03: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05
“一言诗”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通常由一句诗构成,简洁而富有深意。这种诗形式强调言简意赅,通过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情感或深刻的哲理。
“一言诗”源自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尤其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这些诗歌往往简洁而富有音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被后世诗人继承和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表达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一言诗”常被视为智慧和才情的象征,它体现了诗人对语言的精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在社会交往中,一句精辟的“一言诗”往往能迅速传达情感或观点,产生共鸣。
“一言诗”给人以简洁、深刻的美感,它能够迅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在阅读或创作“一言诗”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瞬间的顿悟或情感的释放。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一言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深刻感受,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往往能迅速传达我的情感,引起他人的共鸣。
在创作中,我尝试将“一言诗”融入到一首现代诗中:
夜深人静,
星光点点,
心事如潮,
一言诗,
道不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星空下的静谧画面,星星点点,如同“一言诗”中的每一个字,简洁而富有深意。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宁静,以及诗句在心中回响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俳句,也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深刻的情感或哲理,与“一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言诗”作为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诗歌形式,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体现了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的艺术,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