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8:11
封锁沟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军事防御或隔离目的的沟渠,通常是为了阻止或限制人员或车辆的通行。在军事术语中,封锁沟可以是一种防御工事,用于阻碍敌军的进攻或撤退。
在军事领域,封锁沟通常指的是一种防御性结构,用于增加防御的复杂性和难度。在文学作品中,封锁沟可能被用作象征,代表隔离、阻碍或困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军事历史或战术时。
封锁沟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军事术语的发展,随着战争技术的进步,防御工事的形式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在古代,封锁沟可能是简单的土沟,而现代可能包括更多技术元素,如地雷、铁丝网等。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战争或疫情,封锁沟可能成为社会隔离和控制的象征。在文化作品中,它可能代表隔离、孤立或困境。
封锁沟可能引起人们对战争、隔离和困境的负面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被困、无助和限制自由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封锁沟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军事历史研究或相关工作中。在疫情期间,人们可能会通过封锁沟的概念来理解政府采取的隔离措施。
在诗歌中,封锁沟可以被用作象征,代表生活中的障碍和挑战:
在生活的战场上,
封锁沟深且宽,
我们奋力跨越,
只为追寻那自由的天空。
封锁沟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的战场、沉重的挖掘声和士兵的呐喊。在视觉上,它可能与荒芜的土地、铁丝网和警示标志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封锁沟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相似。例如,在古代**,类似的防御工事被称为“壕沟”。
封锁沟作为一个军事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它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功能。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军事策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锁】
(形声)。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组词】
锁管、 锁孔、 锁梃儿、 上锁
3.
【沟】
(形声。从水,冓(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 、 《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 《周礼·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 《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组词】
沟洫、 沟洫、 沟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