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51
“原样”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事物保持其最初的、未经过改变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某物没有被修改、加工或改变,保持其原始的形态或性质。
在文学中,“原样”可能用来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纯粹性,如“他保留了信的原样,以证明其真实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表达对某物未被改变的满意或惊讶,如“这幅画竟然保持了原样,真是难得。”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原样”可能用来描述文物或历史遗迹的保存状态。
同义词中,“原封不动”强调事物未被触动,“原原本本”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反义词中,“改头换面”指事物被彻底改变,“面目全非”指事物变化巨大,难以辨认。
“原样”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原”和“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原”有原始、最初的意思,“样”指形态或样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原样”逐渐被用来描述事物的原始状态。
在**文化中,“原样”常常与尊重传统和历史的态度相关联。例如,保护古建筑和文物时,强调保持其“原样”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原样”这个词给我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历经时间考验却依然保持其本质不变的事物,如古老的书籍、传统的工艺品等。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保护古建筑的项目,我们尽可能地保持建筑的“原样”,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保持事物原始状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原样”:
岁月如梭,
古桥依旧原样。
流水潺潺,
见证了时光的漫长。
看到“原样”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古老的画作,色彩斑斓却未曾褪色;听到这个词,我可能会想到一段古老的旋律,悠扬而未曾改变。
在英语中,“原样”可以对应为“as is”或“original state”。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保持事物“原样”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这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
通过对“原样”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保持事物原始状态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文化保护、历史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原样”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保持事物的真实性和纯粹性,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过去。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