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0:47
“原来如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原来是这样”,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真相或原因的突然理解或领悟。它通常用于对话中,当某人解释了之前不清楚的情况或事实后,另一方用这个成语来表示理解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如此”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原来”和“如此”两个词组合而成,表示对之前不了解的事情的突然理解。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其现代用法更为普遍和口语化。
在文化中,理解和领悟被视为重要的认知过程。因此,“原来如此”这个成语在社会交流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反映了人重视学*和理解的文化传统。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代表了认知上的突破和理解。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解谜、学*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或问题,经过他人的解释后,我常常会用“原来如此”来表达我的理解和领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思绪如潮涌,原来如此,生活的真谛在平凡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阅读或听讲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轻快的旋律,象征着思维的豁然开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h, I see!”或“Now I understa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某件事情的突然理解。
“原来如此”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解释,也让我在表达自己的理解时更加准确和生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细腻性。
原来如此,倒教我们悬了几日心。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胡雪岩很欣赏芙蓉的态度。”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引证】
欧阳修《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组词】
此等、 此生、 此地、 此个、 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