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9:06
词汇“[嶙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嶙嶒”(lín céng)形容山石、岩石等崎岖不平、参差不齐的样子。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中的山石形态,给人一种坚硬、粗糙、不规则的感觉。
“嶙嶒”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用来形容山石的形态。
在中国文化中,山石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坚韧、恒久等。因此,“嶙嶒”这个词汇也常常与这些象征意义联系在一起。
“嶙嶒”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坚实、稳重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古老和沧桑的情感。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古代的山川、历史遗迹等。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历史遗迹时,可以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嶙嶒”来描绘山石的形态,如:
山石嶙嶒立,岁月刻痕深。
风雨千年过,依旧傲苍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崎岖不平的山石,给人一种坚实、稳重的感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山石的声音,带有一种自然的韵律。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来描述类似的自然景观,如英语中的“rugged”或“jagged”。
“嶙嶒”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形象和情感意义,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描述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