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13:20
“异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同的母亲。在生物学和家庭关系中,它通常用来描述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在文学中,“异母”可能被用来描绘复杂的家庭关系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家庭结构或遗传关系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遗传学或法律,这个词可能用于精确描述亲属关系。
“异母”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异”和“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就已经存在,用来描述非同母所生的子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异母”这个词在描述家庭成员关系时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这个词的使用也更加广泛。
“异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内部的复杂情感和潜在的冲突。它也可能引发对家庭成员间情感纽带的思考,以及对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角色的探讨。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关系,或者在讨论朋友或亲戚的家庭情况时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异母的兄弟,共享同一父亲的血脉,却有着不同的母亲的温柔。”
在视觉上,“异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照片中不同成员的相似与差异。在听觉上,这个词可能让人想起家庭聚会时的对话和笑声。
在英语中,“异母”可以对应为“half-sibling”,用于描述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不同文化中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异母”这个词在描述家庭关系时具有精确性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家庭关系。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