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21:28
词汇“异材”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异材”可以理解为“不同寻常的材料”或“特殊的材料”。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异材”字面意思是指不同于普通或常规的材料,可能具有特殊的性质、用途或来源。
在文学作品中,“异材”可能用来形容某种稀有或神奇的材料,如《西游记》中的“定风珠”就是一种异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材料科学、工艺美术等,可能会用来描述特殊的原材料或合成材料。
由于“异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异”(不同、特别)和“材”(材料)两个字组合而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异材常与神秘、尊贵或超自然的力量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神话中的仙丹、灵药等都是异材的体现。
“异材”可能让人联想到创新、独特和珍贵,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知和探索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异材”这个词,但在讨论特殊材料或创新产品时,可能会间接涉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异材铸就非凡梦,星辰大海皆可通。”
“异材”可能让人联想到闪耀的宝石、古老的文物或未来感十足的科技产品。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异材”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多地与魔法或科幻元素相关。
“异材”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领域中,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材料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