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00:10
损招儿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一些不正当、不道德或者有害他人的手段或计谋。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在不同的语境中,“损招儿”的使用有所不同:
“损招儿”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损”字意味着损害或减少,“招儿”则是指手段或方法。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不道德或不正当行为时。
在**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因此“损招儿”这样的词汇往往带有负面色彩,反映了社会对于道德行为的期待和评价。
提到“损招儿”,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诚实、狡猾和自私等负面情感。这个词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听者的警惕和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使用损招儿,我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和愤怒,同时也可能会反思如何避免自己陷入类似的道德困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损招儿”作为一个角色的特点,通过这个词汇来塑造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角色形象。
想象一个阴暗的房间里,一个人正在策划一些不正当的计划,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损招儿”这个词。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rty trick”或“underhanded tactic”,它们在意义上与“损招儿”相似,都指的是不正当的手段。
“损招儿”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传达了对这种行为的道德评价。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文化的深层含义至关重要。
1.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
2.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