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0:14
“不甘寂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孤独,渴望与他人交往或参与活动,以避免感到孤单或被忽视。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喜欢社交、热闹,不喜欢独处的人。
“不甘寂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类普遍的社交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不甘寂寞”常常与传统的“和为贵”思想相联系,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这个词汇可能被赋予新的含义,如指人们通过网络社交来缓解孤独感。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那些总是充满活力、喜欢与人交流的人。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避免孤独。
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过一些朋友,他们总是不甘寂寞,喜欢组织各种聚会,这让我感受到了社交的乐趣和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光不甘寂寞,夜空下闪烁,邀月共舞。”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热闹的市集、欢快的聚会场景。听觉上,可能是欢快的音乐和人们的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n't stand being alone”或“needs company”,它们都表达了不愿意独处的意思。
“不甘寂寞”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喜欢社交、不喜欢孤独的人。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使用它,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从内务府垮下来的文锡,一向~。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甘,美也。 、 《书·洪范》-稼穑作甘。 、 《周礼·疡医》-以甘养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甘胜碱。 、 《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组词】
甘肥、 甘味、 甘膳、 甘馨
3.
【寂】
(形声。从宀(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寂,无人声。 、 《四子讲德论》-寂寥宇宙。 、 《老子》-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 《易·系辞上》-寂然不动。 、 柳宗元《永州八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满坐寂然。 、 明·魏学洢《核舟记》-人视端容寂。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俄而寂然。
【组词】
寂寂悄悄、 寂密、 寂天寞地
4.
【寞】
寂静;无声响。
【引证】
《楚辞》-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