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5:31
词汇“斋官”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斋官”一词主要在古代宫廷文化中使用,指的是负责宫廷斋戒仪式的官员。斋戒通常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如祭祀、节日或的生日等,宫廷成员进行的一种禁食或节食的仪式,以示虔诚和洁净。
“斋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斋”指斋戒,“官”指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时仍会被提及。
在古代社会,斋戒是一种重要的和礼仪活动,斋官的角色体现了宫廷对仪式的重视。这种文化传统影响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宫廷生活。
提到“斋官”,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和神秘,以及对**仪式的尊重。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历史感和文化自豪感。
在现代生活中,“斋官”一词较少直接应用,但在学*或讨论**古代文化时,可能会作为一个知识点被提及。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斋官一声令下,宫廷静如夜,斋戒心诚,祈福国泰民安。”
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的画卷,斋官身着官服,手持令牌,宣布斋戒开始,宫廷乐师奏起庄严的音乐,整个场景充满了仪式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或礼仪官员可能被称为“祭司”、“司仪”等,但具体职责和仪式可能有所不同。
“斋官”一词虽然不常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但它是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宫廷的和礼仪生活。了解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