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9:00
斋宫:斋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供奉神明或进行斋戒的宫殿或场所。在古代,斋宫通常是或贵族在进行**仪式或斋戒时使用的专用建筑。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斋宫常被描绘为庄严、神圣的地方,如《红楼梦》中描述的贾府的斋宫,用于家族成员进行斋戒和祭祀。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斋宫一词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或相关的讨论中。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建筑学和学等领域,斋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探讨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同义词:神殿、圣所、祭坛 反义词:凡间、世俗、尘世
词源:斋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斋”指斋戒、清净,“宫”指宫殿、建筑。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斋宫的含义逐渐固定为专门用于**活动的建筑,但其神圣和庄严的特性一直保持不变。
文化意义:在古代文化中,斋宫是和皇权结合的象征,体现了统治者对的重视和对神明的敬畏。 社会影响:斋宫的存在和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仪式的重视,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反应:斋宫一词给人以庄严、神圣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虔诚的氛围。 联想:想到斋宫,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祭祀场景,或是**仪式中的庄严音乐和祈祷声。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故宫时,我曾看到一处被称为斋宫的建筑,那里的宁静和庄严让我印象深刻,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诗歌: 在斋宫的静谧中, 神明的目光穿透了千年。 香烟缭绕,钟声悠扬, 心灵的净土,在此刻沉淀。
视觉联想:斋宫的图像可能包括古老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庄严的神像和缭绕的香烟。 听觉联想:斋宫的听觉联想可能包括悠扬的钟声、虔诚的祈祷声和宁静的诵经声。
比较:在其他文化中,类似斋宫的建筑可能被称为寺庙、教堂或清真寺,它们都是活动的场所,但在建筑风格和仪式上有所不同。
理解:斋宫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建筑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的重视。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斋宫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传统,丰富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宫,室也。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释文》-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 《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 、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 《战国策·齐策》-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