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48:36
斋长:在古代,斋长是指在寺庙或道观中负责管理斋饭事务的僧侣或道士。斋长通常负责安排和监督寺庙中的饮食,确保僧侣或道士的饮食符合戒律和规定。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斋长可能被提及作为寺庙生活的一部分,如《西游记》中描述的寺庙生活场景。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斋长一词较少使用,可能在一些或历史讨论中出现。 专业领域:在研究或历史学领域,斋长可能被用作研究古代**生活的一个方面。
同义词:膳长(负责饮食的僧侣)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俗人”(非**人士)作为对比。
斋长一词源自汉语,斋指的是**中的禁食或节食,长表示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斋长的职责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职责——管理寺庙饮食——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寺庙和道观是活动的重要场所,斋长在这些场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工作体现了**生活中的纪律和秩序。
斋长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寺庙生活、严格的**戒律和纯净的饮食。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平和、秩序和纯净的情感反应。
在参观古代寺庙时,我曾了解到斋长的工作,这让我对**生活中的细节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斋长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守护纯净与秩序的象征:
在晨钟暮鼓间,斋长守护着纯净的餐桌,
每一粒米,每一叶菜,都承载着虔诚的祈愿。
斋长可能让人联想到寺庙的宁静景象,如清晨的钟声、僧侣的诵经声和简单的素食。
在其他或文化中,可能有类似的职位负责饮食,如**教中的执事(Deacon)在某些情况下也负责食物分配。
斋长一词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和理解斋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