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30
词汇“幸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领域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幸赏”的字面意思是指幸运地得到赏赐或赞赏。其中,“幸”表示幸运、侥幸,“赏”表示赏赐、赞赏。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幸赏”可能用来描述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意外地获得君主或上级的赏赐或赞赏。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能出现。
“幸赏”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幸”在古代有幸运、宠幸的意思,“赏”则一直有赏赐、赞赏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仍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社会,君主或上级的赏赐往往是对臣子或下属的一种重要激励手段。因此,“幸赏”在那个时代可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代表着荣誉和地位的提升。
“幸赏”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意外的好运和别人的认可。这种情感可能会激发人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现代生活中,“幸赏”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历史剧、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中,它仍可能被用来表达特定的历史情境或文化背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幸赏花开,一抹嫣红映心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的画面,其中一位臣子因为某项成就而获得**的幸赏。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来营造一种古代宫廷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幸赏”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fortunate reward”或“lucky praise”。
“幸赏”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太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文化背景,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
2.
【赏】
(形声。从贝,尚声。本义:赏赐;奖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赏,赐有功也。 、 《墨子经》-赏,上报下之功也。 、 《易·未济》-三年有赏于大邦。 、 《礼记·祭法》-尧能赏均刑法。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善人富谓之赏。 、 《周礼·载师》-赏田。 、 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史记·项羽本纪》-未有封侯之赏。
【组词】
赏捞、 赏口、 赏田、 赏首、 赏设、 赏赣、 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