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42:34
词汇“幸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古汉语的遗留用法。根据字面意思,“幸”通常指幸运、幸好,而“许”可以表示允许、许诺或者某种程度上的推测。将两者结合,“幸许”可能意味着“幸运地允许”或“幸运地可能”。
“幸许”的基本含义可能是指某种幸运的可能性或机会,暗示事情可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由于“幸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表达一种不确定的乐观情绪,或者在口语中,某些方言区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由于“幸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幸”和“许”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在某些方言或地区保留了这种用法。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幸许”可能被用来表达一种乐观的期待,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或不确定性时。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希望和可能性。它可能在人们心中唤起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由于“幸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幸许”来表达一种不确定的希望:
在漫长的黑夜之后,
幸许黎明终将到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日出或新生的画面,配以轻柔的音乐,来表达“幸许”带来的希望和新生感。
由于“幸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难以找到。
“幸许”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的乐观和希望的情感是普遍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
2.
【许】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听从其言也。-许,听也。 、 《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王子许。 、 《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 《武王伐纣平话》-[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 、 《书·金滕》-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 《列子·汤问》-杂然相许。 、 《战国策·魏策》-其许寡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可不许。 、 诸葛亮《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
【组词】
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 许肯、 许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