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48
词汇“消敛”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消”和“敛”。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消敛”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消敛”字面意思是指逐渐减少或消失,收敛或聚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物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减少或收敛。
“消”字古已有之,意为消失、消散;“敛”字意为收集、收敛。两者结合,形成了“消敛”这一词汇,用以描述从多到少、从散到聚的过程。
在**传统文化中,“消敛”常与“平和”、“内敛”等概念相联系,强调在行为和情感上的克制和收敛,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和内省的智慧。
“消敛”一词给人以平静、安宁的感觉,它暗示了一种从动荡到稳定的转变,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心情的平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消敛”来形容自己情绪的调整,比如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后,我需要时间让自己的情绪消敛,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消敛”:
夜幕低垂,星光消敛,
心中的波澜,随风而逝。
“消敛”可以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星空逐渐消失的景象,或是轻柔的音乐逐渐减弱,直至无声。
在英语中,“消敛”可以对应“subside”或“diminish”,它们在描述逐渐减少或平静下来的过程中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消敛”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物理现象的词汇,也是一个能够表达情感和行为变化的丰富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精准和生动。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