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7:04
词汇“消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消”可以理解为消除、减少,“摇”则可以理解为摇动、不稳定。结合起来,“消摇”可能指的是消除或减少不稳定的状态或情绪。
“消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是指消除或减少摇动、不稳定的状态,或者是在情感上消除不安、焦虑。
由于“消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恢复平静。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消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消摇”可能被用来形容从混乱或不安中恢复秩序或平静的状态。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有限。
“消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从动荡到平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风暴过后的宁静或内心的平和。
由于“消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消摇”来表达从混乱到秩序的转变:
风暴肆虐后,
海面消摇,
波涛归于宁静,
心灵亦复安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风暴过后的海面,波涛逐渐平息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从激烈到柔和的旋律,来表达“消摇”的概念。
由于“消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消摇”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主要集中在消除或减少不稳定的状态或情绪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特定的情感或状态,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常用。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