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31:15
“恶孽”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恶劣的罪行或罪恶的行为。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严重违背道德、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行为,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恶孽”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的行为,强调其行为的恶劣程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谴责某人的不道德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讨论严重的犯罪行为或道德败坏的行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罪恶”更侧重于法律或道德上的严重性,而“恶孽”则更强调行为的恶劣和后果的严重。
“恶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恶”表示不好或坏,“孽”则指罪恶或不正当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恶孽”常与因果报应联系在一起,强调行为的后果和道德的约束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用来强调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以及对不良行为的谴责。
“恶孽”这个词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痛苦、惩罚和道德的沦丧。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不良行为的厌恶和抵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恶孽”来形容那些严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以此来表达我的谴责和不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恶孽”:
黑暗中,恶孽的影子悄然蔓延,
吞噬着光明,腐蚀着心灵。
正义的剑,何时能斩断这罪恶的链?
“恶孽”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阴森的画面,以及沉重、压抑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或阴郁的管弦乐。
在英语中,与“恶孽”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vil deeds”或“wickedness”,它们在含义和用法上与“恶孽”相似,但可能在语气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恶孽”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严重负面行为时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我的情感和观点,也让我对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的使用场合和语境,以确保我的表达既准确又恰当。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孽】
(形声。从子,薛声。从子,与子孙有关。本义:庶出的,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蘖,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孽,庶子也。 、 《史记·商君书》-商君者,魏之庶孽公子也。 、 《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孤立之臣,庶出之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通达事理)。
【组词】
孽长子,孽子、 孽出、 孽孙、 孽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