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2:39
“争春”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春天这个季节中,万物竞相生长、争相展现生机。它通常用来形容植物在春天迅速生长,或者比喻人们在春天积极进取、争先恐后的状态。
“争春”这个词汇源于对自然界春天景象的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人们在春天这个季节中的积极竞争状态。
在**文化中,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因此“争春”也常被用来象征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机遇和成功的渴望。
“争春”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充满活力的,它让人联想到生机勃勃的春天和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竞赛中感受到“争春”的氛围,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希望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争春”:
春风拂面,万物争春,
花儿竞放,绿叶争新。
人心亦然,志在争春,
逐梦前行,不负韶华。
“争春”可以联想到春天花园中百花齐放的景象,以及鸟儿欢快的鸣叫声,这些都是春天特有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competing in spring”或“spring competi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争春”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界春天的生机,也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