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6:44
“择肥而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选择肥美的东西来吃。基本含义是指选择最有利或最有价值的东西来利用或攻击,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贪婪或不择手段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贪婪、狡猾或残忍的人物行为。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批评某人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物,不顾他人或整体利益。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政治学,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些策略或行为模式,强调其选择性或针对性。
“择肥而噬”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动物行为的描述,后来被引申为人行为的比喻。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但作为成语固定下来并广泛使用,主要是在明清时期。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中庸之道”,因此“择肥而噬”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或不正当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缺乏道德约束或社会责任感。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贪婪、自私和冷酷的行为。在表达时,我会用它来批评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择肥而噬,只选择那些容易完成且能获得最大奖励的任务,而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贪婪的世界里,有人择肥而噬,忘记了分享的喜悦。”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只狮子在草原上选择最肥美的猎物;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贪婪的笑声或冷酷的决策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choose the low-hanging fruit”,意指选择最容易获得的东西,但并不带有“择肥而噬”中的贪婪和残忍的含义。
“择肥而噬”这个成语在描述某些人的行为时非常有力,它不仅揭示了行为的本质,还传达了对其道德评价的看法。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行为的批评和不满。
1.
【择】
挑拣,用于口语。
【引证】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组词】
择菜;择不开
2.
【肥】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肥,多肉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坚土之人肥。 、 《礼记·月令》-瞻肥瘠。 、 《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吾牲牷肥。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组词】
肥猪;肥肉、 肥腻、 肥汉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噬】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噬,嗂也。喙也。 、 《易·杂卦》-噬嗑食也。 、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 、 《考工记·梓人》-欋杀援筮(噬)。 、 唐·柳宗元《三戒》-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明史·海瑞传》-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组词】
噬指、 噬脐、 噬犬,噬狗、 噬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