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1:56
振衣提领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整理衣服,提起衣领。基本含义是指整理仪容,准备迎接重要场合或表示对某事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振衣提领 常用来形容人物在重要时刻前的准备动作,表达一种庄重和认真的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描述某人准备迎接挑战时,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礼仪、形象设计等,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指导如何通过细节展现专业性。
同义词:整装待发、整顿仪容、整理衣冠 反义词:衣衫褴褛、不修边幅
振衣提领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整理衣物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准备重要场合的动作,强调的是一种仪式感和对细节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仪容仪表被视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振衣提领** 体现了对场合的尊重和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行为仍被视为一种礼貌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振衣提领 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庄重和认真,联想到了准备迎接重要挑战时的紧张和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有重要的面试或演讲时,我都会振衣提领,确保自己的形象和心态都处于最佳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光初照,我振衣提领,
心怀壮志,步向未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镜子前整理衣领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准备和期待的情绪。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整理衣物的细微声响,增添一种仪式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raighten one's tie" 或 "fix one's colla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都是关于准备和重视。
振衣提领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更蕴含了对场合的尊重和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索隐穷源,振衣提领。
1.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4.
【领】
(形声。从页(xié),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脖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领,项也。 、 《广雅·释亲》-领,项也。 、 《诗·卫风·硕人》-领如蝤蛴。 、 《国语·楚语上》-缅然引领南望。 、 《左传》-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
【组词】
领门儿、 领鬃、 领颚、 领腰、 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