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4:33
宁夏平原:宁夏平原是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之一。它东起贺兰山,西至黄河,南抵青铜峡,北达石嘴山,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宁夏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文学作品中,宁夏平原可能被描绘为一片富饶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宁夏平原”来指代宁夏的农业繁荣和自然美景。在专业领域,地理学家和农学家可能会详细讨论宁夏平原的地理特征、土壤类型和农业生产模式。
同义词:宁夏盆地、宁夏河套平原 反义词:宁夏山区、宁夏沙漠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地理范围和特征的描述,而反义词则强调了宁夏平原与周边地形的对比。
“宁夏平原”一词直接来源于地理名称,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宁夏中部特定地理区域的标准词汇。
宁夏平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宁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象征。宁夏平原的繁荣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提到宁夏平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勤劳的农民和丰富的农产品。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农业劳动的尊重。
个人可能会有在宁夏平原旅行的经历,或者听说过关于宁夏平原的农业发展故事。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对宁夏平原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宁夏平原描绘为“黄河之畔的金色摇篮,孕育着千年的希望与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宁夏平原上金黄的麦田和远处的贺兰山。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黄河的流水声和田间劳作的歌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地理词汇来描述类似的地理特征,但其文化和历史背景会有所不同。
宁夏平原作为一个地理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一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1.
【宁】
贮藏;积聚。本作“宁” 同: 贮
【引证】
《说文》。按,与貯略同。-宁,办积物也。象形。 、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唐·李善注:“‘伫’与‘宁’同。”-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
久立。后作“佇、竚”,简化为“伫”。
【引证】
《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立。 、 《国语·楚语》-位宁有官司之典。 、 江永《乡党图考》-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则于此宁立故耳。
【组词】
宁僚
2.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3.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4.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