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45:30
暴跳如雷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因为极度愤怒而跳起来,像雷声一样响亮和猛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情绪失控时的行为,强调其愤怒的程度非常之高。
在文学作品中,暴跳如雷 常用来描绘戏剧性的冲突场面,增强情节的紧张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小事而大发雷霆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咨询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情绪管理的问题。
同义词:怒不可遏、大发雷霆、火冒三丈 反义词: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冷静沉着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的愤怒程度和具体情境的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绪状态。
暴跳如雷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基于人们对愤怒情绪的普遍理解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端愤怒的常用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暴跳如雷 常常与失去控制和缺乏自制力联系在一起,这在传统价值观中通常是不被推崇的。因此,这个成语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情绪管理的一种期待和规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负面情绪,联想到了失控和混乱的场景。它提醒我在面对冲突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重大失误而暴跳如雷,但后来意识到这种反应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紧张气氛。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怒火如暴跳的雷,震动了寂静的夜,星辰也为之颤抖。”
想象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闪电划破天际,雷声轰鸣,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象征暴跳如雷的情绪爆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ly off the handle" 或 "lose one's temper",虽然它们传达了愤怒的情绪,但没有暴跳如雷那样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暴跳如雷 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极端愤怒的情绪状态,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冲击力。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还能帮助我在面对情绪挑战时,保持更加理性和冷静的态度。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他哥哥知道了,气得~。叫了他去骂。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在焦家任劳任怨,可刁怪的婆婆容不下她,硬要休她回家。焦仲卿只好与她约定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彼此从一而终。刘兰芝回家后,性情暴如雷的长兄逼她再嫁。她只有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缢身亡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跳】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跳,…一曰跃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特跳此者。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