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1:51
奴隶主阶级: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在奴隶社会中占有奴隶并从中获取劳动成果的社会阶级。奴隶主阶级通常拥有生产资料,并通过对奴隶的剥削来维持其经济和社会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奴隶主阶级可能被描绘为残酷和不人道的角色,如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在历史学和政治学专业领域,这个词汇用于分析奴隶制度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影响。在日常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那些剥削他人的人或团体。
同义词“剥削阶级”强调了通过剥削他人获取利益的特性,而“统治阶级”则更侧重于社会和政治的控制。反义词“被剥削阶级”和“奴隶阶级”则指代那些被剥削和压迫的群体。
“奴隶主阶级”一词源于对奴隶制度的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更多地被用于历史和学术讨论中,用以分析和批判过去的奴隶制度。
在西方文化中,奴隶主阶级的形象常常与不公正和道德败坏联系在一起。在美国历史上,奴隶主阶级与南北战争前的南方种植园经济紧密相关,这一历史背景影响了公众对这个词汇的认知。
提到奴隶主阶级,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压迫、不平等和历史的黑暗面。这个词汇往往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段痛苦记忆。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学习历史或参与相关社会讨论时。例如,在讨论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时,可能会有人用“奴隶主阶级”来比喻那些利用权力剥削他人的群体。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奴隶主阶级”来象征压迫和不公:
在那黑暗的年代,奴隶主阶级的鞭影下, 无数灵魂在沉默中哭泣,渴望自由的光。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电影中描绘的奴隶主和奴隶的场景,如《被解放的姜戈》中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描述奴隶生活的悲惨音乐或歌曲。
在不同文化中,如古埃及、古希腊和非洲的一些地区,都有过奴隶制度,但“奴隶主阶级”这个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各不相同。
“奴隶主阶级”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沉重感和道德批判的词汇。在学习历史和社会学时,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背景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社会结构,也提醒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剥削问题。
1.
【奴】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 《周礼·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从群奴而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庸奴。
2.
【隶】
(隶:又樆尾会意。本义:逮、捕、追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
3.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4.
【阶】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阶,陛也。字亦作堦。 、 《尚书·大传》-御史奏鸡鸣于阶下。 、 何晏《景福殿赋》-浮堦乘虚。 、 《荀子·乐论》-三揖至于阶。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阶寂寂。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匍匐阶下。
【组词】
阶廊、 阶檐、 阶陛、 阶除、 阶墀
5.
【级】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及声。本义:丝的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本谓丝之次弟,故其字从系。引申为凡次弟之称。”-级,丝次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