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41:19
召开:动词,指召集人们开会或**,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会议、大会等。字面意思为“召集并开启”。
同义词中,“召集”强调召集的动作,“开会”更口语化,“”多用于非正式场合。反义词中,“解散”指结束,“取消”指提前终止或不举行。
“召开”一词源于汉语,由“召”和“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召”指召唤,“开”指开启,合起来表示召集并开启会议。随着语言的发展,“召开”逐渐固定为表示召**议的专用词汇。
在**文化中,“召开”常用于正式和重要的场合,体现了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氛围。在社会背景中,它与组织、管理和决策等概念紧密相关。
“召开”一词给人以正式、严肃的印象,常与重要决策、紧急情况等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会议内容的期待或紧张感。
在工作中,我曾参与组织一次大型会议,需要提前准备议程、邀请嘉宾等,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召开”一词的实际含义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召开”用于比喻,如“春风召开了花儿的盛会”,赋予其更生动的意象。
想象一个会议室,人们陆续进入,主席台上有人宣布会议开始,这种场景与“召开”一词紧密相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会议开始的铃声或宣布声。
在英语中,“召开”可以对应为“convene”或“hold”,前者更正式,后者更通用。不同文化中,会议的组织和召开方式也有所不同。
“召开”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和正式意味的词汇,它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方式和意义,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正式文本非常有帮助。
1.
【召】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引证】
《说文》-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 、 《广雅·释诂二》-召,呼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亦召供奉。
【组词】
召呼、 召致
2.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