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8:55
词汇“桐木鱼”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用桐木制作的鱼形乐器,或者是一种装饰品。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桐木鱼”字面意思是由桐木制成的鱼形物品。在乐器领域,它可能指的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鱼,用桐木制成,用于**音乐或民间音乐中。
“桐木鱼”的词源可能与桐木的材质和鱼形的外观有关。在历史上,桐木因其轻便和耐用的特性被用于制作各种物品,包括乐器。
在传统文化中,木鱼是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常用于诵经和法会。桐木鱼可能因其材质的特殊性而在某些地区或流派中更为常见。
提到“桐木鱼”,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寺庙、悠扬的音乐和深远的文化。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文化交流或艺术创作中,了解“桐木鱼”的背景和意义可能会增加作品的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钟暮鼓间,桐木鱼声悠,唤醒沉睡的灵魂,引领向光明之路。”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朴的寺庙中,一位僧侣轻轻敲击着桐木鱼,清脆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桐木鱼”的词汇,但类似的乐器或物品可能存在于其他**或文化中。
“桐木鱼”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和乐器,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化、艺术和*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
1.
【桐】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引证】
《说文》-桐,荣也。 、 《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荣,桐木。 、 《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 、 《礼记·月令》-桐始华。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工之侨得良桐。
【组词】
桐人、 桐子、 桐木人、 桐花烟、 桐杖
2.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3.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