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4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42:46
词汇“桐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用桐树纤维制成的布料。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桐布”字面意思是指用桐树的纤维制成的布料。桐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其纤维可以用于纺织,制作成布料。
在古代文献中,桐布可能被提及作为某种特定的纺织品。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出现在历史研究、纺织工艺或特定文化传统的讨论中。
桐布的词源直接来自于“桐树”和“布料”的结合。在古代,桐树纤维的利用可能较为普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布料的使用可能逐渐减少,导致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变得不那么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桐树可能与某些特定的文化象征或传统俗相关联。桐布的使用可能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纺织技术的发展。
对于我来说,桐布可能唤起一种古朴、传统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手工艺和文化遗产。
在我的生活中,桐布并不常见,但如果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布料,我会对其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感到好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桐布:
古桐树下,织女轻纺,
桐布如云,岁月静好。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女子在桐树下纺纱,桐布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泽。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轻柔的纺车声和鸟鸣。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指代其他类型的树纤维制成的布料,如亚麻布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桐布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学*和分析让我对古代纺织工艺和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代表了语言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层面。
1.
【桐】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引证】
《说文》-桐,荣也。 、 《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荣,桐木。 、 《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 、 《礼记·月令》-桐始华。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工之侨得良桐。
【组词】
桐人、 桐子、 桐木人、 桐花烟、 桐杖
2.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