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3:28
词汇“桐华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桐华布”可以理解为用桐树的花或桐树纤维制成的布料。桐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其纤维可以用来制作纸张和布料。因此,“桐华布”可能指的是一种以桐树为原料的纺织品。
由于“桐华布”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绘古代或特定地区的场景,尤其是在描述传统手工艺或地方特产时。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仅限于特定的人群或研究领域。
“桐华布”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纺织技术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变化,这个词汇可能逐渐淡出了日常使用,但在某些文献或传统工艺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桐树常与高洁、长寿等象征意义联系在一起。因此,“桐华布”可能也承载了这些文化内涵,被视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纺织品。
对于一些人来说,“桐华布”可能唤起对古代生活、传统工艺的怀旧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
由于“桐华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或使用这个词汇。但如果在一个关于传统手工艺的项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对“桐华布”的研究和讨论。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将“桐华布”作为一个元素,用来描绘一个古老村庄的特色,或者一个手工艺人的传奇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桐树的形态和“桐华布”的质地,让人直观感受其特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桐树林的声音,或是织布机运作的节奏。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桐华布”的词汇,但类似的以特定植物纤维制成的布料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如亚麻布、大麻布等。
“桐华布”作为一个特定且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学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纺织技术和文化传统。尽管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仍然是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一个例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丰富性的认识。
1.
【桐】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引证】
《说文》-桐,荣也。 、 《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荣,桐木。 、 《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 、 《礼记·月令》-桐始华。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工之侨得良桐。
【组词】
桐人、 桐子、 桐木人、 桐花烟、 桐杖
2. 【华】
3.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