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11: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1:55:09
词汇“母君”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母君”字面意思是指母亲或母亲般的君主。在古代文献中,有时用来尊称君主的母亲,或者用来形容一位女性统治者具有母亲般的慈爱和权威。
由于“母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历史记载或古典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这个词汇,用以描述特定的历史人物或情境。
“母君”一词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对君主母亲的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母亲的形象通常与慈爱、关怀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因此,“母君”这个词汇也承载了这些文化内涵,尤其是在描述女性统治者时。
对于我个人来说,“母君”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严和尊敬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一位既有权威又充满慈爱的女性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母君”这个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词汇。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母君”:
在那古老的宫墙内,
母君的目光温柔而坚定,
她的手中握着国家的命运,
心中却满是对子民的爱。
由于“母君”这个词汇与古代宫廷文化相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场景,如宫殿、华丽的服饰和庄重的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Queen Mother”(英国)或“Imperial Dowager”(**),它们都用来指代君主的母亲或具有类似地位的女性。
“母君”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仍然是有价值的。
1.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2.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