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4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40:21
“同心共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大家心意相同,共同渡过困难。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或克服共同的难题。
在文学作品中,“同心共济”常用来描绘团结互助的场景,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鼓励团队合作或表达对他人支持的感激。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讨论团队协作和组织凝聚力的概念。
同义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反义词:各自为政、离心离德、分道扬镳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团结一致”更强调一致性,“众志成城”则强调集体的坚固性。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的是分散和缺乏合作。
“同心共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强调的集体主义和互助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在日常交流和专业讨论中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同心共济”体现了集体主义和社区精神,这与西方文化中更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形成对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强调在困难时期团结的重要性,以及集体行动的力量。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温暖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结、支持和希望。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合作意识,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社区活动中体验到“同心共济”的力量。当时社区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居民们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同心共济,风雨同舟,携手前行,共绘明天。”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群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象征团结和互助。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团队成员共同工作的声音,如工具的敲击声、人们的交谈声,共同构成一种和谐的劳动乐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强调团结的力量。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成语或谚语,如西班牙语中的“Juntos podemos”(我们在一起可以)。
“同心共济”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集体行动的力量,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8回:“吾与公以肺腑之交,为国家大将,~,何用相疑?”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