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5:13
标准工资 是指在特定行业、地区或职位中,被普遍接受或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它通常是雇主支付给员工的最低薪酬,以确保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标准工资 的概念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人的劳动条件和薪酬水平开始受到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工资逐渐被法律化和制度化,成为保障工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标准工资的意义和影响各不相同。在一些发达国家,标准工资通常较高,能够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在一些发展**家,标准工资可能较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标准工资 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社会公平和劳动权益的关注。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的工人,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参与制定公司的薪酬政策,确保所有员工的工资不低于行业标准工资水平,以维护员工的权益和公司的声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城市的喧嚣中,
标准工资如同一道底线,
守护着劳动者的尊严。
标准工资 可能让人联想到工厂的烟囱、忙碌的工人以及工资单上的数字。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工人辛勤工作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的交谈声。
在不同国家,标准工资的定义和实施方式各不相同。例如,美国的联邦最低工资标准与欧洲一些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存在差异,反映了各自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导向。
标准工资 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概念,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反映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社会现象和政策动态。
1.
【标】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标,木杪末也。 、 《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
【组词】
标枝、 标末
2.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3.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4.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