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5:50
词汇“授能”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但它可以从字面意思和相关语境中进行分析。
“授能”字面意思是指授予能力或权力。它通常用于描述将某种能力、技能或权限赋予某人或某组织的行为。
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教育学或政治学中,“授能”可能被用来描述上级对下级授权的过程,或者教育者如何赋予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口语或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可以用来强调某人或某组织获得新能力的情况。
“授能”这个词汇可能是由“授”(给予)和“能”(能力)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别的历史演变记录。
在强调个人发展和自我提升的文化中,“授能”可能被视为一个积极的概念,因为它涉及到个人或组织能力的增强。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成长和进步的可能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学校或工作场所遇到过授能的情况,比如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公司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授能”来描述自然界的力量赋予万物生命: “晨曦授能于大地,唤醒沉睡的生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导师在教导学生,或者一个领导在会议上授予团队成员新的任务。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激励人心的旋律,象征着新能力的获得。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mpower”,它也有赋予能力或权力的意思,并且在跨文化交流中被广泛使用。
“授能”是一个强调能力和权力传递的词汇,它在专业领域和个人发展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赋予他人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授能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成长。
1.
【授】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授,予也。 、 《周礼·邻长》-则从而授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献俘授馘。 、 《国语·鲁语》。注:“与也。”-今日必授。 、 《资治通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组词】
授受、 授兵、 授官厅、 授玉、 授室、 授赏、 授简、 授以全权;授位、 授政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