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0:17
“亲事官”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负责处理婚姻事务的官员或中介。在古代**,可能有这样的官职或角色,专门负责协调和处理皇室或贵族的婚姻事宜。
在文学作品中,“亲事官”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角色,负责安排婚姻,尤其是在宫廷或贵族社会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历史或传统文化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可能会提到这个词汇来讨论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和官职体系。
“亲事官”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的官职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角色可能已经消失或转变为现代的婚姻中介或媒人。
在古代**,婚姻不仅是个人事务,也是家族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亲事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确保婚姻符合家族和社会的期望和利益。
提到“亲事官”,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仪式感和正式性,以及婚姻作为社会契约的重要性。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传统感。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定性和历史性,个人生活中可能不太会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研究或学***古代文化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个概念。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生活的诗时,可以使用“亲事官”来描绘那个时代的婚姻安排:
宫墙深锁梦难成,
亲事官来月下盟。
红线牵连两世缘,
金钗划破夜空明。
结合古代宫廷的视觉元素,如华丽的服饰和庄重的仪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亲事官”的角色。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乐器的声音,如古筝或笛子,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角色,如印度的“婚礼策划师”或西方的“婚礼策划师”,虽然职责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负责协调和安排婚姻事务的专业人士。
“亲事官”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中婚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
1. 【亲】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