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8:08
词汇“彻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彻”通常表示彻底、完全,而“重”则表示重要、严重或重量。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彻重”可能意味着极其重要或极其严重的事情。
由于“彻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个**或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的含义可以通过更常见的词汇来表达。
由于“彻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强调重要性或严重性。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彻重”可能被用来强调某个**或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在需要表达深远影响的情况下。
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因为它强调了事情的极端重要性或严重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的报告或演讲中,可能会用来强调某个观点或决策的重要性。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彻重”来强调某个情节或角色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增加文本的深度和情感强度。
由于“彻重”强调了极端的重要性或严重性,它可能与严肃的会议、重要的决策或紧急的情况相关联,这些情境可能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和严肃的视觉图像。
由于“彻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通过其他词汇组合来表达相似的含义。
“彻重”这个词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强调极端重要性或严重性的方式。在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意义。
1.
【彻】
(形声。从彳(chì),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本义:撤除,撤去)。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 《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 、 《礼记·士冠礼》-彻筮席。 、 《礼记·曲礼》-大夫无故不彻县。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 、 《论语·八佾上》-三家者以《雍》彻。 、 《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
【组词】
彻案、 彻坐、 彻兵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