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4:03
兴中会:兴中会是**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革命团体,由*于14年在檀香山(今夏威夷)创立。其宗旨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
文学语境:在历史小说或传记中,兴中会常被描述为革命的火种,象征着民族觉醒和反抗精神。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提及兴中会可能是在讨论**近代史或*的革命活动。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兴中会是研究近代革命史的重要课题。
同义词:革命团体、起义组织 反义词:保守派、保皇党
兴中会一词源于*的革命理念,意在振兴中华。随着时间的推移,兴中会成为了近代革命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其意义和影响被广泛研究和传承。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革命的开始,其理念和行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发了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提及兴中会,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革命的激情、牺牲和理想主义。它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在历史学*中,兴中会的故事常常激励着我,让我认识到每一个时代的变革都离不开那些勇敢追求理想的人们。
在诗歌中,可以将兴中会的精神融入其中:
在檀香山的晨曦中,
兴中会的旗帜高高飘扬,
革命的火种,点燃了希望,
为中华之崛起,我们奋勇前行。
兴中会的形象可以与革命的旗帜、会议的场景、以及***的演讲声音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革命团体如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也有着类似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兴中会作为*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不仅代表了革命的精神,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历史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