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4:14
怕惧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怕”和“惧”。这两个字在意义上非常接近,都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恐惧、担忧或不安。因此,“怕惧”可以理解为对某事物或情况的强烈恐惧或担忧。
在不同的语境中,“怕惧”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怕”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害怕”,而“惧”字则较晚出现,原意也是“害怕”。两者合并使用,强调了恐惧的程度。
在**文化中,“怕惧”常常与传统的鬼神信仰和迷信有关,人们可能会因为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而感到“怕惧”。
“怕惧”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黑暗、未知和不确定性。它传达了一种深层的、难以言表的恐惧感,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或对潜在威胁的担忧。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深夜独自走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四周寂静无声,那种对未知的恐惧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怕惧”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怕惧”:
在夜的深渊里,
怕惧如影随形,
心跳在黑暗中回响,
每一声都是对未知的呼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黑暗森林的画面,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声,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怕惧”。
在英语中,“怕惧”可以对应为“fear”或“dread”,但“dread”更接近于“怕惧”的强烈恐惧感。
“怕惧”这个词在汉语中强调了恐惧的强烈程度,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通过学和分析“怕惧”,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深层恐惧时的作用,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怕】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引证】
《广韵》-怕,怕惧。 、 韩愈《双鸟诗》-鬼神怕嘲咏。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组词】
惧怕、 害怕、 怕怯
如其,倘。
【引证】
《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
2.
【惧】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惧,恐也。 、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 、 《史记·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荀子·解蔽》-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 、 《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 、 《论语·子罕》-勇者不惧。
【组词】
惧思、 惧选、 惧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