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2:35
“怕硬欺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害怕强硬的对手,却欺负软弱的对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公正,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欺软怕硬的性格特点。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缺陷,如在《红楼梦》中,贾环的行为就被描述为“怕硬欺软”。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不公平态度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互动。
同义词“欺软怕硬”与“怕硬欺软”意思相同,但“欺善怕恶”更强调对善良者的欺负和对恶人的畏惧。反义词“公正无私”和“一视同仁”则强调公平对待所有人,没有偏见。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公正和道德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不公平行为的一个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怕硬欺软”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仍然被广泛批评,因为它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揭示了人的自私和不公正。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在社会中利用权力欺压弱小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一些人因为“怕硬欺软”的行为而受到批评。例如,在学校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强势的同学而欺负弱小的同学。
在诗歌中,可以将“怕硬欺软”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世态炎凉,人心叵测,
怕硬欺软,是非颠倒。
正义何在,公道难寻,
愿天下人,皆能平等。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强者和弱者对立的画面,强者咄咄逼人,弱者无助退缩。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批评或指责的声音,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愤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lly the weak and fear the strong”,虽然不如“怕硬欺软”简洁,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怕硬欺软”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不公正和自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追求公平和正义。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批判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
~的人让人瞧不起。
1.
【怕】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引证】
《广韵》-怕,怕惧。 、 韩愈《双鸟诗》-鬼神怕嘲咏。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组词】
惧怕、 害怕、 怕怯
如其,倘。
【引证】
《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
2.
【硬】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引证】
《通典》-山原川泽,土有硬软。 、 唐时华等《高血压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
【组词】
硬米糁、 硬牌、 硬帮、 硬撑撑、 硬胎、 硬倔倔、 硬拐拐、 硬触触、 硬戗
3.
【欺】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欺,诈欺也。 、 《贾子道术》-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 、 《京房易传》-禄不遂行兹谓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
4.
【软】
(形声。从车,欠声。本义:柔软)。
同本义。质地不硬,与“硬”相对。也作“輭”。
【引证】
《玉篇》-軟,柔也。 、 《广韵》-軟,俗輭字。 、 《广韵》-輭,柔也。 、 唐·王建《宫词》-步步金阶上软舆。 、 《红楼梦》-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
【组词】
软壁、 软片、 软柔柔、 软设设、 软性、 绵软、 松软、 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