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4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48:27
浙西词派:浙西词派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词学流派,主要活跃于清代,以浙西(今浙江省西部)地区的文人为主。该派词人注重词的音律和形式美,强调词的抒情性和艺术性,代表人物有朱彝尊、厉鹗等。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浙西词派常被提及,用以指代这一文学流派的风格和特点,如“朱彝尊的词作体现了浙西词派的典型风格”。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浙西词派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文学讨论或学术交流中,这个词组会被频繁使用。
专业领域:在文学研究、**古代文学史等领域,浙西词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会深入探讨其艺术特色、历史地位等。
同义词:浙西词派可以与“浙派”、“浙西词人”等词汇互换使用,但“浙西词派”更强调流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反义词:与浙西词派相对的可能是其他词学流派,如“豪放派”、“婉约派”等,它们在风格和审美上有所不同。
词源:浙西词派一词源于清代文学史,特指活跃在浙西地区的词人群体。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浙西词派的影响逐渐扩大,其艺术特色和理论主张对后世词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背景:浙西词派的形成与当时的文化氛围、文人交往密切相关,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理念。
社会背景:清代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以繁荣,浙西词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情感反应:提到浙西词派,可能会联想到古典文学的优雅和精致,以及文人墨客的情怀。
联想:可能会想到江南水乡的风景,以及文人雅集的场景。
经历或故事:在学***古代文学时,浙西词派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妙的语言运用。
诗歌:
江南水乡梦,浙西词派风。
朱彝尊笔下,情深意更浓。
视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江南水乡的画卷,文人雅集的场景。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或是古典诗词的吟诵。
比较:在西方文学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流派,但可以与注重形式美和抒情性的文学流派进行比较,如法国的象征主义。
总结:浙西词派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艺术特色和理论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了解浙西词派,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反思:在学*浙西词派的过程中,我更加认识到文学流派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1.
【浙】
(形声。从水,折声。本义:水名。浙江,即钱塘江)。
同本义 ,水名。即今钱塘江,上游为新安江。
【引证】
《说文》。按,即禹贡三江之南江也,但江故道今不可考,世俗以钱塘江当之。非是。钱唐江古谓之浙江。-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
2.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3.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
4.
【派】
英文pass的音译
【组词】
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