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6:11
词汇“婪尾春”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中,尤其是在描述植物生长状态的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婪尾春”字面意思是指植物在春天末期,即春末夏初时,仍然贪婪地生长,不放过春天的最后时光。婪,意为贪婪;尾,指末尾;春,即春天。这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植物在春天即将结束时,仍然努力生长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婪尾春”常用来形容植物在春天末期依然茂盛的景象,如诗词中常用此词来形容花木在春末的繁茂。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植物学相关的文献中。
“婪尾春”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诗意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文学作品中。
在**传统文化中,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婪尾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命力的顽强和不舍。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婪尾春”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美丽。它鼓励人们珍惜时间,不放弃任何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描述春天末期的自然景象时,可以用来增添文学色彩和深度。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婪尾春光犹未尽,一树花开似旧年。”
想象一片春末的花海,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不舍,这样的景象和轻柔的风声可以与“婪尾春”这个词汇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婪尾春”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植物在季节交替时的生长状态来体现。
“婪尾春”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富含诗意和生命哲理,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学*语言和文学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1.
【婪】
(形声。从女,林声。本义:贪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婪,贪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惏无厌。 、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众皆竞进而贪婪兮,冯不厌乎求索。 、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饱。 、 《唐音癸签》-澄当婪尾,则知婪为自谦之辞。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餍。
【组词】
婪取、 婪沓、 婪官、 婪酣、 婪肆
2. 【尾】
3.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