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1:43
“三闾大夫”是**古代的一个官职名称,主要出现在战国时期。字面意思是指掌管三个闾(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的官员。在古代,闾是城市中的一个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街区或社区。三闾大夫负责管理这三个闾的事务,包括居民的生活、治安等。
在文学作品中,“三闾大夫”常被用来指代古代的官员或贵族,有时也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讨论或文学创作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被用来具体指代战国时期的官职。
“三闾大夫”一词源自古代**的官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官职逐渐消失。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作历史研究的术语,而在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
在古代社会,三闾大夫是地方行政的重要官员,他们的职责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个官职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行政管理体系。
提到“三闾大夫”,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权力斗争和智慧的官员形象。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度。
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我曾遇到“三闾大夫”这个词汇,通过研究其背景和职责,我对古代**的官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员的诗时,我可以这样写: “三闾大夫夜巡城,灯火阑珊处,民心安。”
想象一个古代城市的夜晚,三闾大夫骑马巡视,街道两旁的灯笼摇曳,这种场景可以通过绘画或音乐来表达。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闾大夫”的官职,但类似的行政官员在不同文明中都有出现,如罗马的执政官等。
“三闾大夫”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历史术语,也承载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政治信息。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行政管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历史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视野。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闾】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闾,里门也。 、 《公羊传》-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 、 张衡《西京赋》-便旋闾阎。 、 《吕氏春秋·仲夏》-门闾无关。 、 《汉书·陈胜传》-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
【组词】
倚闾而望;闾阋、 闾墓、 闾闬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