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0:16
“横拖竖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横向拖动和竖向拉动,形容用力拉扯或移动物体的方式。基本含义是指用力的方式不限于一个方向,而是全方位地施力。
在文学作品中,“横拖竖拉”常用来形容人物在艰难环境中挣扎或努力的样子,带有一定的夸张和形象化效果。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不讲究方法,只是盲目地用力。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力的多向作用。
同义词“东拉西扯”和“乱拉乱扯”都强调了动作的无序和混乱,而“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则表达了相反的意思,即动作有序、有计划。
“横拖竖拉”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并不广泛,更多是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形象地描述动作。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努力和挣扎,反映了人民勤劳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辛苦和努力,联想到了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帮助朋友搬家,我们横拖竖拉地搬动家具,虽然很累,但最终完成了任务,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横拖竖拉,岁月如歌,我们在时间的河流中,奋力前行。”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群人在工地上忙碌的场景,听觉上则是各种工具和物体的碰撞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ll and tug”,但这个表达更侧重于拉扯的动作,没有“横拖竖拉”那么形象和生动。
“横拖竖拉”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描述动作和情感上非常形象和有力。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在困难中的努力和挣扎。
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拖】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拕,引也。 、 《淮南子·齐俗》-纵体拖发。 、 《淮南子·人间世》-拖其衣被。 、 《汉书·南越传》-拖舟而入水。
【组词】
拖上州拔下县、 拖罟、 拖钩、 拖刀计、 拖扯
3.
【竖】
纵。与“横”相反。
【引证】
南朝·梁简文帝《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组词】
竖井
童仆。
【引证】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组词】
竖人
4.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