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5:42
横抢硬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横行霸道地抢夺”,形容行为粗暴、不讲理地强行夺取他人的财物或权益。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用以描述那些不顾他人感受和社会规则,采取强硬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横抢硬夺 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描述恶劣的社会现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或讽刺某人的不正当行为。在法律或道德讨论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非法侵占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同义词:强取豪夺、霸占、掠夺 反义词:谦让、礼让、公平交易
横抢硬夺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横”、“抢”、“硬”、“夺”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直接表达了其含义。在历史上,这个成语可能起源于对强盗行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任何形式的强硬夺取行为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横抢硬夺** 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与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相悖。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被法律所禁止,强调公平正义和个人权益的保护。
这个词汇通常会引起人们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愤怒、厌恶和恐惧。它让人联想到暴力和不公,可能影响人们对社会正义的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目睹或听说有人横抢硬夺,大多数人会感到愤慨,并可能采取行动保护受害者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黑暗的角落,横抢硬夺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正义的剑,终将斩断邪恶的根。”
视觉上,横抢硬夺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人粗暴地推搡、抢夺物品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尖叫声和物品破碎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ully and snatch" 或 "forcefully take away",虽然不如中文成语那样简洁有力,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横抢硬夺 这个词汇在描述不正当行为时非常有力,它不仅揭示了行为的性质,还反映了社会对这种行为的普遍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你瞧他们爷儿们、娘儿们,这阵横抢硬夺的,还了得了。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抢】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抢夺声。 、 《广东军务记》-抢夺耕牛。
【组词】
抢火、 抢行、 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 抢掳
3.
【硬】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引证】
《通典》-山原川泽,土有硬软。 、 唐时华等《高血压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
【组词】
硬米糁、 硬牌、 硬帮、 硬撑撑、 硬胎、 硬倔倔、 硬拐拐、 硬触触、 硬戗
4.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