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19:34
词汇“殷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根据字面分析,“殷”可以指丰富、深厚,而“阗”则有充满、热闹的意思。结合起来,“殷阗”可能形容某种场景或氛围非常热闹、充满活力。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阗】
(形声。从门,真声。本义:盛;大) 同本义。也作“阗阗”。
【引证】
《说文》-阗,盛貌。 、 黄遵宪《宫本鸭北索题晁山图》-怒涛泼地轰雷阗。
【组词】
阗阗
充满;填塞。
【引证】
《史记·汲郑列传》-宾客阗门。
【组词】
阗溢、 阗噎、 阗门、 阗拥、 阗塞、 阗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