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7:39
出质:在法律和金融领域,出质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将其财产权利(通常是动产或不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将其权利转移给债权人,以便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处置该财产以获得清偿。
出质一词源自**古代的法律术语,随着现代法律体系的发展,其含义和应用范围逐渐明确和规范。
在**,出质作为一种担保方式,体现了法律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权利义务的平衡,是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质一词通常与风险、责任和信任相关联,给人以严肃、正式的印象。
在个人生活中,出质可能涉及房产、车辆等重要资产的担保,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法律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将出质比喻为人生中的某种牺牲或承诺:
“如同出质的宝石,在黑暗中闪烁着承诺的光芒。”
出质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合同文件、金属锁链等视觉元素,以及法律宣读、合同签署等听觉场景。
在英语中,出质可以对应为“pledge”或“collateral”,但其使用语境和法律细节可能有所不同。
出质作为一个法律和金融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了解其含义和应用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信用和担保体系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有助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