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3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0:34
“以管窥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透过一根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小块斑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未能看到全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片面、不全面的观察或理解。
“以管窥豹”出自《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后来演变为“以管窥豹”,用来比喻观察或理解的片面性。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全面和深入理解事物的重要性,反对片面和肤浅的看法。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在判断和理解事物时要全面,不要被片面的信息所误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全面,不要只看问题的某一方面。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以管窥豹,不见全豹,人生百态,岂能一瞥?”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透过一个小孔看向远处的豹子,只能看到豹子的一部分斑点。听觉上,可以想象一个警告的声音,提醒人们不要片面看待问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eeing the tip of the iceberg”(只看到冰山一角),也是用来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以管窥豹”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事物,避免片面和肤浅的看法。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在思考和表达时更加全面和深入。
至于杨修小儿,目光不离其鼻,~,更不足以知此。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
3.
【窥】
(形声。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
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
【引证】
《说文》-窥,小视也。 、 《孟子·滕文公下》-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 《论语·子路》-窥见室家之好。 、 《史记·管晏列传》-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 唐·柳宗元《三戒》-蔽林间窥之。
【组词】
窥觑、 窥瞰、 窥欲
4.
【豹】
(形声。从豸,勺声。“豸”(zhì),象形字,本指长脊的野兽。本义: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豹,似虎圆文。 、 《山海经·南山经》-南山兽多猛豹。
【组词】
豹尾、 豹跳、 豹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