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4:00
“弘誓”一词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宏大的誓言或承诺,尤其在**或精神修行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庄严的、旨在达到某种高尚目标的誓言。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宏大的誓言”。
在**语境中,“弘誓”常常与出家人的誓愿相关,如“弘誓大愿”指的是为了追求解脱或普渡众生而立下的宏大誓言。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立下的重要誓言,表达其决心和信念。在口语中,虽然不常见,但可以用在强调某人立下的重要承诺或决心。
同义词:大誓、宏愿、庄严誓言 反义词:小誓、轻诺、空言
同义词中,“大誓”和“宏愿”都强调了誓言的宏大和重要性,而“庄严誓言”则强调了誓言的正式和庄重。反义词中,“小誓”和“轻诺”都表示誓言的轻微和不重要,“空言”则指没有实际行动支持的空洞承诺。
“弘誓”一词源自汉语,其中“弘”字意为宏大、广泛,“誓”字意为誓言、承诺。在古代文献中,如**经典中,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用以描述那些旨在达到高尚目标的誓言。
在东方文化,尤其是**文化中,“弘誓”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修行的承诺,也是对社会和众生的承诺。这种誓言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修行和实践,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承诺和责任的重视。
“弘誓”这个词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在使用这个词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力量和责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弘誓”这个词,但在某些重要的生活节点,如婚礼、就职等场合,人们可能会立下类似的宏大誓言,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承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晨曦的光辉中,我立下弘誓,愿以一生的时间,追寻那遥远的星辰。”
视觉上,“弘誓”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仪式,如**的诵经场面,或是历史上的重要宣誓仪式。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诵读声或是誓言的回响。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olemn vow”或“sacred pledge”,它们也表达了类似的庄严和神圣的承诺。
“弘誓”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力量。
1.
【弘】
(形声。从弓。厶(gōng)声。本义:弓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弘,弓声也。
2.
【誓】
(形声。从言,折声。本义:发誓;立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誓,以言约束也。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 、 《书·甘誓》。注:“要信也。”-予誓,告汝誓命。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司射西面誓之。 、 《左传·隐公元年》-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赵长卿《贺新郎》-终待说山盟海誓。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为誓与城为殉。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组词】
誓志、 誓死不贰、 誓辞、 誓戒、 誓剑、 誓书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