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8:08
“怪圈”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奇怪的、难以理解的循环或圈套。在基本含义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逻辑上的悖论或无法逃脱的困境。
在文学中,“怪圈”常被用来描述复杂的情节或人物的心理状态,如一个角色陷入无法自拔的循环中。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生活中的某种反复出现的难题或困境。在专业领域,如数学或哲学,它可能指代逻辑悖论或自指系统。
同义词:悖论、困境、死循环、僵局 反义词:顺畅、解脱、出路、进展
同义词中,“悖论”强调逻辑上的矛盾,“困境”和“僵局”则更多指实际的困难情况,而“死循环”则特指计算机程序中的无限循环问题。
“怪圈”一词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对复杂逻辑问题的描述,随着时间的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循环。
在现代社会,“怪圈”常被用来形容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中的复杂性和难以解决的特性。例如,全球化可能导致的文化同质化与多样性保护之间的怪圈。
“怪圈”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困惑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法逃脱的困境和持续的挫败感。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工作上的怪圈,比如总是处理类似的问题而无法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生活如织,怪圈缠绕,心随风飘,何处是岸?”
视觉上,“怪圈”可能让人联想到迷宫或无限循环的图案。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重复播放的音乐片段,无法逃脱其循环。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文中的“vicious circle”或“catch-22”,也有类似的表达,用来描述类似的逻辑困境或无法逃脱的循环。
“怪圈”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逻辑上的悖论,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无奈和困惑。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1.
【怪】
(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怪,异也。 、 《论衡·自纪》-诡于众而突出曰怪。 、 《书·禹贡》-铅松怪石。 、 《山海经·中山经》-苟床之山多怪石。 、 《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见怪物 、 《周礼·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 、 《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 魏学洢《核舟记》-嘻,技亦灵怪矣哉! 、 《水经注·三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 、 《聊斋志异·促织》-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组词】
怪伟、 怪物相、 怪迂、 怪谲
妖精,鬼物。
【引证】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博物志》-土之怪为獖羊。 、 《西游记》-山高必有怪。
【组词】
鬼怪;妖怪;精怪;神怪、 魔怪
2.
【圈】
曲木做成的饮器。 同: 棬
【引证】
《礼记》-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引证】
《庄子·齐物论》-似圈似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