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44:36
电视接收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电子设备,它能够接收并解码通过无线电波、有线电缆或卫星传输的电视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图像和声音,供用户观看电视节目。
在专业领域,如电子工程或广播技术中,“电视接收机”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技术设备,其设计和功能可能会有详细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简化为“电视机”或“电视”。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作为讨论技术进步和媒体影响的背景。
同义词:电视机、电视、电视播放器 反义词:电视发送器(指发送电视信号的设备)
“电视接收机”这个词源于对电视信号接收和解码设备的描述。随着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现在的智能电视,这个词汇所指的设备在功能和设计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电视接收机在20世纪中叶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它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在某些文化中,电视被视为家庭团聚的场所,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批评为导致孤立和消费主义的工具。
对于许多人来说,电视接收机可能唤起童年记忆,家庭电影夜,或者是与家人和朋友共享的时刻。它也可能与特定的节目或广告联系在一起,唤起特定的情感反应。
个人经历中,电视接收机可能是家庭中的一个重要设备,陪伴度过许多欢乐时光,也可能是在学习新技术时的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电视接收机比喻为“时间的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世界的不同角落和历史的不同时刻。
电视接收机通常与家庭客厅的图像联系在一起,以及与电视节目的声音,如新闻播报、电视剧主题曲或广告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电视接收机可能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和使用习惯。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电视可能被用作教育工具,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主要用于娱乐。
电视接收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技术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个词汇的背景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现代社会的交流中。
1.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
3.
【接】
迅速,敏捷。 同: 捷
【引证】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4.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5.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