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9:20
“强加于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未经对方同意或违背对方意愿,强行施加某种事物或观点给他人。基本含义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或意愿,强行要求他人接受某种观点或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强加于人”常用来描述权力者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行为,如政府对民众的政策强加。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描述朋友之间的不尊重行为,例如一个人不顾朋友的意愿,强行推荐某种产品或观点。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这个词组可能用来讨论强制性措施或治疗。
同义词“强迫”和“施压”强调了行为的强制性,而“强逼”则带有更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反义词“自愿”和“同意”则强调了行为的自主性和同意性。
“强加于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相对现代的表达,源自对西方语言中类似概念的翻译和吸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也在不断扩展。
在**文化中,“强加于人”通常被视为不礼貌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在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的文化背景下,这种行为尤其不被接受。
这个词组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压迫、不公和冲突。它可能引发对权力滥用和不平等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朋友或同事试图强加他们的观点或*惯给我们,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我们的不同意或寻求妥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秋风强加于落叶的命运,你的观点强加于我,无声却沉重。”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推搡或压迫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争吵或命令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mpose on someone”,在不同的文化中,这种行为的接受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强加于人”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
你就是这么霸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强加于人,而我不吃这一套!
不论所谈论的是政治、宗教或社会问题,均不应把自己的意见~,硬要别人接受。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加】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 、 《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 《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
【组词】
加叶添枝、 加诸、 加诬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