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2:30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是一种物理现象,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中的磁矩与外部射频场相互作用,通过吸收和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获取物质内部结构信息的技术。在医学领域,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的软组织结构。
在专业领域,核磁共振主要用于化学、物理学和医学研究,特别是在分子结构分析和医学影像学中。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相关的科学研究或医疗技术时。
同义词: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光谱(NMR spectroscopy) 反义词:通常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如果要表示“非磁共振”的成像技术,可以说“X射线成像”或“CT扫描”。
核磁共振这个词起源于20世纪中叶,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这一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最初,它主要用于物理学中的原子核研究,后来逐渐扩展到化学和医学领域。
在现代医学中,核磁共振成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中。它的非侵入性和高分辨率特性使其在医学界得到广泛认可。
核磁共振通常与“高科技”、“精确”和“安全”等正面情感相关联。在医学领域,它代表了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患者健康的关怀。
个人经历中,核磁共振可能与医疗检查相关,例如在进行脑部或关节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MRI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在诗歌中,可以将核磁共振比喻为探索内心深处的工具:
如同核磁共振透视心灵, 揭示隐藏的情感与思绪, 在静默的磁场中, 每一丝波动都映照出真实的自我。
核磁共振的图像通常是灰度的高对比度图像,可以联想到深邃的宇宙或微观世界的复杂结构。听觉上,MRI机器操作时的嗡嗡声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未来科技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核磁共振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技术原理和应用基本一致。例如,在德语中称为“Kernspinresonanz”,在法语中称为“Résonance Magnétique Nucléaire”。
核磁共振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词汇,主要在科学和医学领域使用。它代表了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效率。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类专业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1. 【核】
2. 【磁】 (形声。从石,兹声。本义:磁石。也指磁性)。 地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磁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磁县、武安等市、县地。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