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6:30
“大有作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很大的作为”,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成就的显著性和重要性,通常用于正面评价某人的能力和成就。
在文学作品中,“大有作为”常用于描述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后取得的辉煌成就,如《红楼梦》中描述贾宝玉的才华和潜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表达对某人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在专业领域,如科学、艺术、商业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扬某人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
同义词:
反义词:
“大有作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人才和成就的正面评价。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保持着其正面的评价意义,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文化中,“大有作为”体现了对个人成就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激励人们追求卓越,鼓励年轻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奋斗,取得显著的成就。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成就和荣耀。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听到老师用“大有作为”来鼓励学生在学术上追求卓越,这让我感到非常鼓舞,也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热情。
在诗歌中,可以将“大有作为”融入到对未来的憧憬中:
星辰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少年心中燃起希望的火光。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
他必将大有作为,光芒万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年轻人在实验室中专注工作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激励人心的旋律,如《Chariots of Fire》的主题曲,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大有作为”的正面形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ke a significant impact”或“achieve great success”,这些表达也强调了成就的显著性和重要性,但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大有作为”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正面的评价词汇,也是一个激励人心的表达。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这个成语的灵活性和正面形象,使其成为我在表达中常用的词汇之一。
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民国元年革命后,先生的所志已达,该可以~了,然而还是不得志。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有】
3.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4.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